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  攻略资讯 >  游戏攻略 >

三国全面战争匈奴骑兵(骑砍汉匈全面战争各势力兵种介绍)

小编:小编酱  来源:编辑铺  |  时间:2023-06-13 10:53:36

骑砍汉匈全面战争各势力兵种介绍

骑兵是屯骑校尉和匈奴千骑长

楚汉纷争时期的匈奴在做什么,当时的项羽和刘邦抵抗过匈奴吗

楚汉战争时期,匈奴也在打仗,只不过及过程略与刘、项不同罢了。另外,毋庸置疑的是,项羽和刘邦完全可以碾压匈奴。

匈奴起源于夏朝时期,先祖是夏后氏的后裔淳维,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,直到战国时期才变得强大。匈奴的崛起过程漫长而复杂,期间融合了许多不同种族的部落。比如山戎、猃狁、荤粥、西戎、戎狄、犬戎、白翟、赤翟、义渠、大荔、朐衍、林胡、楼烦等林林总总,百余个戎族都属于匈奴范畴,只不过他们在战国时期开始向一块儿融合,而中原大地上还在上演着战国纷争。因此,这些大大小小的戎族其实同周朝分封的那些诸侯国性质差不多。

战国之前,中原人对于匈奴的印象还不深刻,原因就是那时的匈奴还不够强大,就像一股“流民草寇”,偶尔搞些打家劫舍的小动作出来,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,产生不了实质的威胁。到了战国时期,匈奴开始强大,给了中原切实的威胁,于是中原各国开始采取应对措施。除武力反击外,最常见的便是修筑长城。

也许有人疑问,长城不是秦始皇才修的吗?其实早在战国初期,秦、赵、燕三国就开始用长城来抵御匈奴、及东胡等戎族的入侵了,只不过是秦、赵用来防御匈奴,燕国是防范东胡,而后来的秦始皇只是将三国长城连为一体。而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,属赵国受匈奴的威胁最大,所以逼的赵武灵王不得不用“胡服骑射”来苦练内功。

赵武灵王在位期间,国力强盛,可以北拒匈奴,西抗秦国。赵武灵王之后,国力开始衰落,匈奴入边成了“家常便饭”,因此赵国被搞的焦头烂额。不过这种状况在战国末期发生转变,原因是名将李牧于公元前244年在雁门关一带全歼10万来犯的匈奴骑兵,致使匈奴元气大伤,十余年不敢南下。

当秦始皇发动统一六国战争时,匈奴又恢复了部分元气,于是他们蠢蠢欲动,不断向河套平原一带蚕食、渗透。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匈奴建立起了真正意义的奴隶制,并且诞生了第一位单于——撑犁孤涂单于(又称头曼单于)。不过,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六年后,便派大将蒙恬将匈奴赶出了河套平原、高阙塞之北。接下来,蒙恬便开始修筑长城。匈奴人只好在长城之外徘徊眺望。

秦始皇去世的第二年(前209年),头曼单于去世,儿子冒顿继单于位。由于冒顿“弑父夺位”,所以继位后的第一件事情就肃清那些不服从于自己的势力,以稳固自己的首领地位。而就在这时,秦朝已经土崩瓦解,进入了楚汉相争时期。

那么,就在刘邦和项羽打的不可开交时候,冒顿单于又在做什么呢?其实,冒顿单于一刻没有闲着,他在忙于称霸草原的战争。

一、东击东胡

冒顿继位时,东部毗邻东胡。由于东胡当时的实力略胜于匈奴,所以东胡王并没有把冒顿单于放在眼里,于是接下来便做了一系列带有羞辱性的举动。

首先,东胡王向冒顿索要头曼单于骑过的一匹宝马。冒顿慷慨相送。其次东胡王又要冒顿最漂亮的阏氏(妻子)。冒顿恭敬献上。最后,东胡王要占领与多匈奴边界之间的“缓存地带”。冒顿连夜发兵,奇袭东胡。

原来冒顿之前的“慷慨恭敬”不过是对手的策略。由于东胡没有防备,部众被打的四散溃逃。东胡王的头骨也被冒顿做成了尿壶。击败东胡之后,匈奴的势力范围东扩至辽东一带。

二、西驱月氏

月氏是匈奴西边的邻居,实力也非常强大,头曼单于在世时还曾将冒顿送去做,希望同月氏保持友善关系。冒顿单于要比父亲富有雄心壮志,所以在击溃东胡之后马上挥兵月氏。结果月氏被一举击败,大部分月氏人向西迁徙,以远离匈奴的打击范围。而月氏王的头骨还被冒顿做成了“酒器”,相比东胡王还算幸运。驱离月氏之后,匈奴占领了河西走廊,也控制西域大部分地区。

三、南冲北突

占领河西走廊之后,冒顿又将河套平原的楼烦及白羊部落收服,重新占领当年被蒙恬收复的河南地。之后,冒顿又将北部的浑庾、屈射、丁零、鬲昆、薪犁等众小国降服,将势力范围拓展至贝加尔湖畔。到此为止,匈奴达到了鼎盛,冒顿手握30万精于骑射的雄兵。而此时,楚汉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,刘邦、项羽无暇顾及匈奴的壮大。因此,也可以说是楚汉纷争给了匈奴走向鼎盛的机会。

那么,当时的项羽和刘邦能抵抗过匈奴吗?答案是肯定的,要不然冒顿早就到中原浑水摸鱼了,那还有闲情逸致坐山观虎斗呢!归根结底,他没有参与中原纷争的底气,担心被绞成了“肉馅”。

一、冒顿单于在兵力上不占优势。因为“三十万控弦之士”是冒顿的全部家当,而刘邦和项羽集结百万之众都不成问题。就拿彭城之战来说,刘邦当时就有56万大军,而项羽的兵力一直保持在30万左右。垓下之围时,刘邦的总兵力也不下60余万,而项羽还也有10万的生力军。所以,以刘邦和项羽兵力上的优势对抗匈奴完全没有问题。

二、刘邦与项羽的装备上要强于匈奴。因为当时“强弓硬弩”已经是中原的标配,而匈奴骑兵虽然在射术上可能会娴熟于楚汉兵士,但是射程及威力远无法与楚汉兵士的强弓硬弩匹敌。另外,楚汉还有可供冲锋突击的战车,好比现代战争中的坦克,但匈奴根本没有这样的“先进武器”。

三、辎重补给不足,无法支撑长期战争。如果匈奴来犯,其实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能不能打的过刘邦和项羽,而是担心的是后勤补给问题。因为匈奴本就粮食匮乏,主要以奶肉食为主,而庞大的日常消耗匈奴根本承担不起。

反观项羽和刘邦根本不用担心粮食问题,即便是打消耗战也能把匈奴拖垮。因此,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现象:匈奴从来都是“小大小闹”,也就到中原边境抢掠一番别跑回老家,而从来没有“大兵压境”到中原腹地。原因很简,他们担心有来无回。

在汉文帝时期,匈奴分别于前177年、前158年两次大规模“入侵”汉朝。其实所谓的“大兵压境”不过是在装装样子,为的是接下来能在外交及和亲上占据一些主动。因为当汉朝集起时,匈奴马上就撤退了。

当然,刘邦、项羽能打败匈奴是建立在“以逸待劳”的前题上,也就是待匈奴主动找上门儿来,再给予反击。如果让刘邦和项羽找上门儿去打匈奴,那结果就另当别论了。因为到时刘邦、项羽将陷入被动,看看汉武帝同匈奴持续40余年的战争结果就知道了。

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评论!

匈奴四十万骑兵包围三十二万刘邦汉军,为什么没有一举歼灭

高祖被围白登山,骠骑封禅狼居胥。

大汉岂可轻易辱,中华遍地是男儿。

——自赋诗一首。

公元前200年,韩王信投降匈奴,引得匈奴冒顿单于率领大军进攻汉朝。汉高祖率领32万大军北上迎战匈奴部队。匈奴以老弱病残的,引诱汉军,刘邦中计,不听娄敬之言,率领追击到平城,被四十万匈奴大军团团围困七天七夜,补给断绝。后来,冒顿单于放汉军一条生路,刘邦等人安全回到长安。

冒顿单于

那么,冒顿单于为什么放走汉军呢?

据史书记载,是陈平向刘邦献计,让刘邦派人冒顿单于的妻子阏氏。并告诉阏氏:“现在汉王被困,如果汉王投降,那么就会献上金钱和美女,到时候,你就不会受到大王的宠爱了”。冒顿单于的妻子深以为然。所以就对单于说:“你现在把汉军逼入绝路,汉军就会拼死抵抗,到时候汉军的援兵会不断到达,必然会有一场血战,即使你现在占领了汉人的土地,也会受到反抗并且会水土不服,最终还是得走人。”单于于是问妻子:“那该怎么办?”阏氏回答说:“汉军现在被围七天七夜,仍然没有乱,是有神灵相佑,不如放汉军一条生路。”于是,单于听从阏氏的主张,放出一条路。趁着夜色,汉军拉满弓安上弦,从解除包围的一角慢慢撤出。

这是史记的记载。那么,冒顿单于真的是笨到对妻子言听计从,立刻放汉军一条生路的吗?,没那么简单。小甜甜认为还有以下几点原因:

汉军军力强大,匈奴损失惨重

刘邦的,并不是一帮乌合之众。是经过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洗礼的百战之师。且汉军中的骑兵,很多都是原来秦军的骑兵。虽然汉军的马匹少,但是,这是骑兵都是训练有素的,并不是吃钙的。

威武的汉军骑兵

而且,刘邦所率领的追击冒顿的部队,是汉军的精锐部队。要消灭这样一支部队,谈何容易。

在白登山被围的七天七夜里,汉军并没有坐以待毙,而是轮番突围。匈奴也没有围而不攻,而是拼命的进攻。但是汉军并没有奔溃,而是给予匈奴重大的杀伤。

因为不是在平原地带,又是处于登山的状态,匈奴的骑兵无法发挥优势,而汉军的骑兵、弓弩手可以让匈奴尝到汉军的厉害。

汉军骑兵

匈奴并没有四十万,汉军也并不是全线出动,仍有援军源源不断到达

汉前期之前,在统计战争人数的时候,常常喜欢连同后勤人员一起统计下去。除去后勤人员,其实数量会大大缩水。

比如白登山之围,匈奴就不可能有四十万骑兵,顶多二十万就不错了。而汉军也不可能有三十二万之众。而汉军也不可能有三十二万之众,如果三十二万汉军,那么加上后勤人员,就得上百万了。

再者,被围的并不是刘邦率领的全部汉军。因为刘邦是中了匈奴的计策,轻敌冒进的。所率领的是精锐的骑兵部队。而汉军的大量步兵被远远的抛下了。

要知道,在汉朝,虽然骑兵实力强悍,但是因为骑兵人少,所以实力雄厚的,还是步兵。特别是在汉朝初年。要是汉朝增援的步兵赶到,和刘邦率领的精锐部队里应外合,夹击匈奴。逆转局势,并非完全不可能。

冒顿单于最好的办法,是赶紧消灭被围在白登山的大军。以免被两线夹击。但是冒顿单于并不能够做到。而汉朝的援兵,仍然源源不断的到达战场。

匈奴单于对韩王信仍然不够信任,对匈奴国内能否稳定仍然缺乏信心。

冒顿单于本来与韩王信的部下王黄和赵利约定了会师的日期,但他们的没有按时前来,冒顿单于怀疑他们同汉军有勾结,里应外合。因为韩王信投降匈奴日子还不长,冒顿单于对韩王信仍然不够了解。

而且,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,北方游牧民族实力强大,但是内部势力也同样很强大。特别是冒顿单于是通过杀死父亲夺位的。而且刚刚征服东胡族不久。如果冒顿单于久不归国,匈奴国内能否稳定还很难说。如果冒顿打了败仗,匈奴有可能久瓦解了。

因为这些情况,当阏氏来劝说放走汉军的时候,单于才就驴下坡,放走汉军。不然,以冒顿单于这样一个凶狠残忍,能杀死爱妃,杀害父王且又的雄才大略,能把匈奴带向强大的人,能因为妻子的几句话,就放走了刘邦这条大鱼?想多了。

最后再说一下,经历八十多年的隐忍之后,汉朝兵强马壮,在卫青、霍去病的带领下,把匈奴打的落花流水,壮哉我大汉朝!

善于骑射的匈奴人,为何会被霍去病的骑兵打得落花流水

在勇冠三军的霍去病面前,匈奴人的骑射简直是个笑话。

霍去病是一个有能力又有魄力的人,他刚参军便立下了大功一件。

公元前123年,霍去病才18岁,当时汉武帝派卫青率领大军征伐匈奴,同时让卫青提携、培养下霍去病这个自家晚辈。

那是霍去病第一次上战场,卫青不可能让他当个小兵,但是让他统帅一路人马又不合适。

思来想去,就拨了800人让霍去病统领。他也不指望这800人能做点什么,只要保护好霍去病就行了。

结果霍去病艺高人胆大,竟然敢带着这800人脱离了大部队,找战功去了,当时卫青被吓得不轻,连忙派出伺候搜寻。

等到霍去病再次出现的时候,带回了一大堆战利品,原来他端掉了匈奴了一处营帐。

经过清点,这800人在霍去病的率领下,竟然消灭了2028名敌人,擒获匈奴相国、当户等,斩杀匈奴的藉若侯,得到各种物资更是不计其数。

此战绝对算得上大捷了,霍去病因此一战成名。

汉武帝认为霍去病勇冠三军,因此封其为“冠军侯”,食邑2500户。随行的将士也多有封赏。

一代军神的传说由此开始。

公元前121年,汉武帝决心控制河西走廊,来获得更多的战略缓冲区域。

为了保证整个作战能够成功,汉武帝于当年春季,派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对匈奴发侵扰扰作战。

其目的是让匈奴无法休养生息,等作战正式执行的时候,疲惫不堪的匈奴将要面对严阵以待的汉军。

本来吧,这是霍去病第一次指挥一场作战,汉武帝也没对他作太高要求,让匈奴人没法安心睡觉就行了。

结果,霍去病的表现让所有人惊掉了下巴。

他率领大军,接连灭五个匈奴部落,获得了大量人马辎重,追着匈奴人到处跑。

最夸张的是,他创造了6天奔袭一千多里路的记录,平均每天奔袭将近200里。

最后,他还在皋兰山下与匈奴大军进行决战(估计他早忘了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了)。

以损失70%部队为代价,大败匈奴,击杀匈奴的折兰王、砍卢侯王,消灭和俘获的匈奴士兵高达8960人。

虽然汉军的伤亡过半,但是取得的成果是数倍于损失。

而且霍去病超额完成任务,直接把当地的匈奴人打得伤筋动骨,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实力的。

当霍去病回到汉朝,仅仅稍作休整,汉武帝便下令汉军开始执行控制河西走廊的作战。

汉武帝的计划是:由李广与张骞率部佯攻,吸引匈奴人的主力,然后由霍去病和公孙敖率大军端掉匈奴人的后方。

失去了大后方的匈奴人,败局已定,这样汉朝便能以较小的损失控制住河西走廊。

计划是不错,然而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,想实现这样的大规模联合作战,实在是不容易。

结果作战一开始就发生了一系列意外。

先是张骞因为一些原因延误了行程,没有按时与李广会师。

因为只是佯攻部队,加上还分兵了,李广手中只有4000人马,导致李广被匈奴大军包围。

李广部与匈奴激战两日,伤亡过半,眼看快撑不住了,好在此时张骞率领一万人马赶到,李广才捡回了一条命。

虽然最后打退了匈奴,但是汉军这边也损失惨重,无力继续追击、拖延敌人。可以说,佯攻作战是失败了。

至于主力部队那边,也出了问题。

那时候没有导航,连地图也只是粗略地画出了山水与道路,结果公孙敖迷路了。

李广和张骞好歹还会师了,公孙敖这边干脆连会师都做不到。

也就是说,整个作战的重担全部要到压到霍去病的身上了。

换成别的主帅,估计直接退兵了,而我们的霍去病根本不在意敌人有多少,看到匈奴人就率军冲上去。

一路大战,直接杀入匈奴腹地,打到后来,当地的匈奴人已经被杀破胆了,一看到汉军,要么归降要么逃跑。

最终,霍去病以一己之力,率军完成了整个作战。

而霍去病的战果更是惊人,竟然消灭了三万两千匈奴士兵,俘获了五个匈奴王,匈奴官员不计其数。

攻灭了不计其数的匈奴部落,将匈奴在河西走廊的势力连根拔除,汉朝控制住了整个河西走廊。

此战之后,霍去病正式跻身名将的行列,而那一年,他才20岁。

随着汉军捷报频传,汉武帝希望进一步打压匈奴的生存空间,将其彻底赶出漠南地区,于是举全国之力,制定了一次大作战。

上一次的作战使汉武帝意识到,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,会发生很多意外,制定的计划越详细越容易出问题。

于是这一次,汉武帝反其道而行之,不要什么周密计划了,直接让卫青和霍去病各率五万大军,各自为战扫荡草原,至于这仗怎么打,让他们自己判断。

他的要求只有一个:以后漠南地区不能看到一个匈奴人。

卫青的运气差一些,他遇到了匈奴单于的主力部队,虽然他成功击败了对方,但是由于中途刮起风沙,使得匈奴单于率领几百亲卫顺利逃脱。

最后,由于风沙所阻,卫青只得率军回朝。

而霍去病的运气则好了许多,他一如既往的率领大军深入匈奴腹地。

他的部队翻过离侯山,越过弓闾河,行军2000多里,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匈奴的大后方,直接打了匈奴一个措手不及。

当时,驻扎在附近的匈奴左贤王,得到消息后立刻抽调附近所有有生力量,妄图以数量优势消灭这支汉军。

然而他不知道,这支汉军的主帅叫霍去病。双方接战不久,左贤王就知道对方不简单了。

然而此时他已经不能退后了,这里是匈奴的大后方,一旦他退了,这么多族人的下场可想而知,横竖都是死,还不如拼一拼。

此战打的昏天地暗,双方反复地冲击、厮杀,都在拼命。

然而笑到最后的是汉军,因为他们有神勇无敌的霍去病。

此战,霍去病以不足5万人的兵力(他有派出偏师),歼灭匈奴70443人。俘获匈奴屯头王、韩王等官员83人,获得粮草辎重无数。

而汉军仅损失了不到1万人,这在古代战争史上绝对算一个奇迹。

此战过后,漠南地区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匈奴势力了。霍去病一路横扫漠南,所过之处,匈奴部落不是被消灭,就是望风而逃。

霍去病的部队一直打到狼居胥山才停下来,他在那里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,后人将此举称作“封狼居胥”,意为建立了显赫功勋。

经此大战,匈奴在漠南地区的势力被一扫而光,剩下的匈奴人只能在匈奴单于的率领下龟缩于漠北地区、瑟瑟发抖,祈祷汉军别来这苦寒之地找他们。

与此同时,霍去病的声望也达到了其人身巅峰,在朝中他的地位已经和大将军卫青不相上下了。

虽然匈奴骑兵的骑射水平确实要高于汉军,但是也高不出多少。

毕竟他们不像后来的那些草原民族,将劫掠当做谋生手段。对于匈奴人来说,游牧才是他们的主业。

如果不是遭遇天灾,他们轻易不会南下的。

这也就导致他们的弓马娴熟程度远不如后世的游牧民族,汉军只要勤于训练,与匈奴人的差距并不大。

然而在其他方面,匈奴骑兵则全面被霍去病的率领的汉军碾压,因此每次遇到霍去病,都被打得落花流水。

首先,霍去病作战勇猛,从不畏缩。

俗话说“将是军中胆”、“一将累死三军”,想要让发挥出超凡的战斗力,需要让勇猛果敢的将领来统帅大军。

而霍去病正是这种将领,他年纪轻轻便被委以重任、率领大军。正所谓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,他对匈奴人没有一丝畏惧。

在他看来,那就是一堆军功罢了,每次作战都是勇往直前。

在他的带领下,汉军自然个个悍不畏死,敢于和匈奴人拼命。

狭路相逢勇者胜,这才是霍去病的百战百胜最大的秘诀。

其次,霍去病的战术很厉害。

从霍去病的历次战斗中,我们不难发现霍去病善于长途奔袭,寻找敌人的薄弱环节下手。

在那个年代,情报匮乏,没有导航、定位,地图也模糊,他能做到这些简直是奇迹。

比如他封狼居胥的那一次,他率领汉军翻山越河,奔袭2000多里。他的目标很明确,就是匈奴的大后方。

最后,匈奴被打得措手不及,一败再败。

这在兵法上叫“有心算无心”,在战斗开始之前,霍去病已经赢了一半。

其三,霍去病的都是汉军中的精锐。

霍去病手下的将士都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。

比如攻打河西走廊前的侵扰作战,霍去病只有一万人马,但是责任却很重大,所以他率领的都是精兵。

而封狼居胥的时候更加夸张,汉武帝直接让霍去病自己挑选部队。

他挑选的都是年富力强、久经沙场的老兵,这才能完成那么高难度的作战。

如果把他手下的部队换成新兵,估计他也打不了那么多漂亮仗了。

其四,汉朝兵力远超匈奴。

匈奴的巅峰时期,应该是冒顿单于统治时期。

然而即使是冒顿单于,也拿汉朝没办法。

他最好的战绩,也就是白登之围罢了。

当时冒顿用小股部队引诱刘邦率领的汉军孤军深入,然后将其围困在白登山。

当时匈奴骑兵据说有40万,这已经是匈奴所能抽调的所有人马。

然而在围攻白登山上的10万汉军不久后,匈奴却撤军了。

因为汉朝的20万后续部队快到达了。

当然,40万打30万,匈奴也不怕,可怕的是这样事态会发展成全面战争。

当时汉朝经历了连番大战,人口凋零,即使如此,汉朝能动员的举国之兵也有100万人。

很明显,匈奴打不起消耗战,因为人口处于绝对劣势。

而到了汉武帝时期,汉朝的数倍于刘邦时期,而匈奴反而更加衰弱了,兵力只会更少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匈奴打仗顾忌重重,而汉军则毫无顾忌。

这样的两支打起来,匈奴败了也不奇怪。

其五,霍去病擅长以战养战。

汉军出塞作战,最大的弱点便是后勤,很多作战方案无法施行,便是受到后勤能力的拖累。

然而我们观察霍去病的战斗可以发现,他的战术明显后勤是跟不上的。

所以他总喜欢抄人家老家,不仅军功有了,补给也有了,这便是以战养战。

大概第一次这么做是无心之举,然后尝到甜头后的霍去病,爱上了这种作战。

于是到了后来,他的每次作战基本都是靠以战养战,这才能摆脱后勤的拖累,随随便便就追敌千里,获得巨大战果。

其六,汉军的武器装备远胜于匈奴。

中原国家,自从春秋以来便战乱不断,各国之间不断征伐,这也导致了武器装备的研发进展神速。

到了西汉时期,经过数百年的发展,中原的武器已经甩匈奴人几十条街了。

汉朝的弓箭,不仅射程和威力远超匈奴,更可怕的是,可以大批量生产。至于箭矢,更是永远用不完。

而甲胄方面,汉军的甲胄可以有效抵御匈奴的箭矢,防护关键部位。

这也就直接导致了,双方每次交战,汉军总是能以较小的代价消灭数倍的敌人。

可以说,匈奴骑兵在骑射上的一点点优势也因此荡然无存。

一旦战斗发展到近身肉搏的阶段,那就更没有悬念了。

汉军的刀剑在当时绝对算得上削铁如泥,而匈奴士兵普遍缺乏防护,最多就是不认人有层皮甲罢了,近战汉军基本无敌。

不过等到近战的时候,匈奴一般也被打得差不多了,基本都是收尾阶段了。

虽然传闻中匈奴骑兵的骑射战术很强,但是一旦遇到霍去病所率领的汉军,那也只有挨打的份。

因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,一切技巧都不值一提。

当时的汉朝,有卫青、霍去病这样的超一流将领,又有战无不胜的士兵,所以才有底气喊出“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”这样的口号来。

而胜利,永远都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。

三国时期的匈奴骑兵能有多少

三国时期的匈奴骑兵最多有十万人。

柯里尔狗软件园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,不代表柯里尔狗软件园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如有侵犯您的隐私请联系我们。

Copyright©2010 - cleargo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.柯里尔狗软件园 | 沪ICP备14046257号-1 | 免责声明

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,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给我们留言

抵制不良色情、反动、暴力游戏。注意自我保护,谨防受骗上当。适度游戏益脑,沉迷游戏伤身。合理安排时间,享受健康生活。